首页 > 资讯> 饮食营养 > 正文

【饮食健康】健康生活 从拒绝致癌物做起

遇见健康

2022-03-10 135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在饮食上有着独特的造诣,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佳肴,然而,有些天天被端上餐桌、送进嘴里的美食,早就登上致癌物清单。


未知的总是令人恐惧的。对于癌症,大多数人听“癌”色变,一说起致癌物更是恨不得立刻远离。但是生活中的致癌物你真的了解吗?



致癌物也分等级


癌症,除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原因之外,外界的环境物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你知道这世界上哪些东西致癌的可能性最高?离你最近的致癌物都藏在哪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致癌物分成 1类、2A类、2B类、3类和4类共五种:


· 1类物质—有明确的致癌性

· 2A类物质—致癌性较高


· 2B类物质—致癌性较低

· 3类物质—致癌性尚未明确

· 4类物质—不可能致癌


这8种食物是致癌物的温床


俗话说“病从口入”,接下来我们主要看看1类和2A类中的常见致癌食物。


1类致癌物有明确的致癌性



1霉变食物→肝癌


霉变食物之所以可怕,是因为里面有1类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几率最高。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功能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能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2中式咸鱼→鼻咽癌


七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咸鱼挂上“一类致癌物”的名单,还写得清清楚楚:中式咸鱼。因为高盐度的腌制和暴晒,鱼在咸到脱水的加工过程中,会产出大量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跑到胃里,经过一些化学反应,很容易产生强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3槟榔→口腔癌


槟榔早在200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1级致癌物。嚼食槟榔除了使牙齿变黑、磨损、动摇,牙龈萎缩,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以及口腔黏膜白斑症以外,还可以导致口腔癌,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已使得台湾人之口腔癌跃升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列。


4酒精→肝癌


酒精对肝脏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随着量的增加和饮用时间的延长,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 


研究表明,跟不喝酒的人相比,大量喝酒的人,更容易得上消化道癌症、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因此,建议不饮酒,不劝酒!


2A类致癌物致癌性较高



1过烫饮食→食管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新报告指出,饮用非常热的食物很可能导致食管癌。而这里的“非常热”是指超过65℃的任何食物。 


经常食用超过65℃的食物,食管黏膜在高温下反复损伤,长期反复的刺激易引起食管黏膜癌变。


2烧烤、油炸食物→肠癌


烧烤食品,尤其是肉类烧烤食品令人担忧的原因,与两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密切相关——杂环胺(HCAs)和多环芳香烃(PAHs)。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高温烹饪时会产生杂环胺,而脂肪在烤架上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则含有多环芳香烃。多次煎炸食品的植物油、煎炸时所用油温越高,产生的苯并芘就会较多。食用油加热到270℃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化合物。


3高盐食物→胃癌


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但是长期食用高浓度盐的食品,不但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而且还可以引起胃炎、胃癌的发生。


世界上60岁以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的死因是患恶性肿瘤,其中胃癌居首位。我国每年也约有16万人因胃癌而丧生。研究证明,在致胃癌的诸多饮食因素中,“高浓度食盐食品”为首要因素。


4红肉→胰腺癌


红肉是指生的状态发红,熟了以后变暗的肉类,比如生鲜红肉:牛、羊、猪等哺乳动物肉。有研究证实,红肉摄入会增加胰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患病风险。但红肉虽被归入2A类致癌物,但不意味着“不能吃”。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要超过500克,也就是说一个星期一斤红肉。



如何将致癌风险降到最低


面对形形色色的致癌物质,大家不必太担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癌症也不是接触一次致癌物就招来的。面对各类致癌物,学3招能帮你将致癌风险降到最低。


01尽量少接触,不用太担心


致癌物的致癌能力与剂量密切相关。举个例子,即使是含有1类致癌物的中式咸鱼,也不是吃一次就致癌,但如果天天大量吃,时间长了,患鼻咽癌的风险就增加了。


面对众多“致癌物”的报道和传闻,大家不必太过紧张,要理性对待,改变饮食习惯才是重要的。


02少用煎炸烤,多用蒸煮炖


烹调方法对食物的安全和营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远离食物中的致癌物,烹饪时要避免爆炒、油炸、烧烤等方式,多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多吃新鲜食材,少吃加工食品。


03收好7个防癌处方


★保持运动 


建议成人每周至少有5次一定强度的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所谓“一定强度”,是指以运动后心跳应达到每分钟170减去年龄之数,如40岁以130为适合,50岁者以120为适合。


★ 不熬夜 


经常熬夜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给癌症以可乘之机。


★ 维持健康体重 


肥胖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风险。从防癌的角度出发,体重控制也至关重要。 


★ 多吃新鲜果蔬 


果蔬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建议每顿饭都尽可能包含全谷物、非淀粉类蔬果。



★ 接种疫苗


特别是肝癌、子宫颈癌,通过接种乙肝疫苗、HPV疫苗,可减少感染,是非常有效的防癌举措。


★ 做好防晒


长期受紫外线照射,是皮肤癌的常见原因。建议外出,尤其是日晒猛烈时,要做好适当的防晒措施,譬如,戴帽、打伞、戴墨镜,提前20分钟涂擦防晒霜等。


 ★ 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常规进行一次体检,高危人群适当增加频次,并增加针对性项目,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胃肠镜筛查胃肠肿瘤、TCT筛查宫颈癌等。


编辑:宣传科  姜麟一


审核:侯亚玲


来源:西安市第五医院公众号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洞健号上传或创作,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侵权请在线反馈或者联系qq@weleker.com
评论区 0
相关资讯

再饿,这几种东西不能空腹吃!

空腹不能吃香蕉!空腹不能喝牛奶!空腹不能喝咖啡!空腹吃柿子会得结石...网络上的养生专家们总会这样告诫人们,“空腹时不可以吃这些!”种种劝诫吓得很多人饿得发昏,也不敢肆意进食。事实上,关于空腹饮

遇见健康 2022-08-12 11:10 111 0

顿顿外卖?研究发现,经常吃外卖增加死亡风险,爱做饭的人更长寿

下馆子、外卖,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年轻人因为没有时间、不会做饭等原因不愿做饭了,下馆子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常事。不过美味背后,却藏着一些健康隐患,比如油、盐摄入往往超标,久而久之导致肥胖、高血压,还会诱发糖尿病、脑卒中,甚至是肿瘤。2021年3月25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荣爽副

医诺维 2022-02-14 18:13 106 0

春笋怎么吃?三大禁忌别忽视!

不食春笋,焉知春意。要说春季的应季蔬菜,春笋可真是太受欢迎啦!春季的新鲜春笋拥有“素菜第一品”的美誉。春笋口感独特,脆嫩鲜美,特别是在能吃到新鲜春笋的南方,春笋更是让人痴迷的一道美食。

饮食有度 03月21日 08:57 71 0

速冻食品化冻后,千万别再进冰箱!有“毒”!

你很可能有过如下的经历,解冻了一包速冻的虾仁,结果炒菜只需要用一小部分,于是便把剩下的放入冰箱冷冻室再次冷冻,以供下次食用。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饮食有度 05月06日 08:19 114 0

“健康食品”买错吃错反增健康风险

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食品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特别是那些既不需要自己花费时间烹调,又可随时在商场买到的“健康食品”,更是被上班族圈粉了。 不过,商场里宣传的“健康食品”很多可能是“伪健

遇见健康 02月22日 14:00 85 0

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建议立法将学生营养干预纳入政府服务范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阎侠)2022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3月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创新部党支部书记、研发高级经理史玉东获悉,今年他将提出推动食品行业相关标准制定、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干预等建议,从而促进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受访者供图。史玉东认为,当前

遇见健康 2022-03-11 15:54 84 0

减肥难老便秘?都是菌群失调惹的祸

当今很多人的活动量都不多,再加上经常进食一些高热食物,稍不留神,身材就会横向发展,脸上的皮肤也不再清爽干净。于是为了追求颜值和身材,不少人都踏上了减肥之路。但减肥还没多久,肠道就出问题了。当肠道菌群失调后四五天甚至一周多不排便,那体重别说减了,不增就算不错的了。那为什么减肥会让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

遇见健康 2022-01-21 07:51 117 0

【食品安全宣传】炎炎夏日,说说食品安全的那些事儿!

尚俭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食品安全宣传周俭以养德、诚信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障食品安全更需要尚俭崇信、德法并举1.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

遇见健康 2022-07-19 11:29 115 0

预制菜要在质量上下功夫

中消协近日发布报告提出,预制菜因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凭借省时省力和高性价比优势,预制菜从餐厅后厨走向百姓餐桌。行业火爆的同时,争议也日渐增多。预制菜食材不新鲜、口味欠佳、信息标注

皮蛋新闻 02月07日 16:30 83 0

春日养生保「胃」战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真正的春天也离得更近了些。在南方,雨水节气时多是春色满园。在北方却是乍暖还寒。雨水节气要注意饮食调理,春季多风,容易出现口干、唇裂等现象。首先,要多吃水果和新鲜的蔬菜,以满足人体因干燥而缺失的水分。饮食宜清淡、温热、忌生冷。平时应少吃肥肉

遇见健康 2022-02-25 19:44 77 0

立春后,是养肝最好时期,多吃3样东西,做好2件事,肝好人健康

立春已过,气温会慢慢地回升,这个时候是补阳气的好时机,而养阳就是养肝,阳气充足肝脏也会比较健康。春季是阳气生发的重要时机,只要抓住机会,用对方法就能帮助补阳气养护肝脏。肝脏不好,对身体影响很大,容易引发诸多问题,肝脏的工作比较多,牵连也就比较广,因此保护好肝脏,就相当于养健康,既然立春已过,就要学会

洞健官方 2022-02-08 16:31 141 0

奶粉快到保质期还能喝吗?

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育儿必需品,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提前囤货。囤的奶粉多了,有时候会突然发现奶粉快过保质期 ...

洞健官方 2022-06-14 10:53 142 0

警惕隐形盐!拒绝“重口味”!

前不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高了“限盐”标准,建议11岁以上的中国居民每人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的盐。比旧版指南限量的6克,又少了1克。食盐究竟应该怎么吃,吃多少?人体到底需要多少盐?营养

遇见健康 2022-07-21 12:01 52 0

警惕“蘑力诱惑”,剧毒!别乱采摘

盛夏时节,进山纳凉是最佳的选择。漫步清幽的丛林,山泉淙淙,林中惊鸟,山花烂漫,野草芳香,禁不住要童心大发,哼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重拾一番野趣。不过,临床医生提醒,夏季是蘑菇的多产季节,

饮食有度 2022-07-14 13:45 136 0

地冻进补,冬吃羊肉赛人参

老话说:“想健康,多喝汤”。数九寒冬,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美味羊肉汤,顿觉浑身暖洋洋;不仅可以补益营养,而且能够温暖胃肠、驱除寒气,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佳肴,故老话说:“地冻进补汤”“冬天常喝羊肉汤,不找医生开药方”。羊肉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吃羊肉有哪

洞健官方 2021-12-29 11:51 80 0

原创 饮食中蛋白质占多少最健康?研究发现,保持健康的最佳量是!

民以食为天,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

医诺维 05月12日 11:22 122 0

人民日报曝光:14种被吹上天却没什么用的食物,别再当冤大头了!

生活中,保健品花样和宣传方式层出不穷,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乱坠。而病人、学生家长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当的人群,他们往往被某一夸大功效给忽悠,结果花了一堆冤枉钱。人民日报就曾经发文:14种被吹上天,却没用的食物!别再当冤大头了。而这些年你买过几种呢?大家要好好看看,避免上当哦。01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这些

遇见健康 2022-02-14 18:15 106 0

春分时节,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的人如何进补?

春分这个节气平分了春季的90天。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气温约10℃,无论南方北方,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此节气,人们养生要注意调整阴阳平衡。春天进补因人而异阳虚体质的人,可多食淡菜、

遇见健康 03月21日 10:47 100 0

提醒50岁后的中老年人:营养比运动更重要,平常饮食上要注意3点

据有关调查,近几年来,很多坚持运动的老年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各种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那是为什么?

老当益壮 03月18日 08:11 169 0

JAMA子刊:酒,无论喝多少,都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风险

酒,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饮酒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酗酒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甚至与某些癌症密切相关。通常,人们认为适度饮酒有益于健康,但事实并非如此。此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肿瘤学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Global

医诺维 2022-03-30 10:53 107 0

换一换

+活动 查看更多

- 分享 -
分享到微信
- 评论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