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遗传 > 正文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需警惕

未来医学

2022-08-16 70

导语: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多发于青中年时期,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液性囊肿形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多发于新生儿及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肾脏以及肝门静脉系统发育不全。

01单基因遗传病是人体功能异常的疾病,临床上多囊肾病需要进行检测

1、流行病概述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400-1/1000,主要特点是迟发性和遗传异质性。临床上常表现为双侧肾脏出现多个液性囊肿,呈进行性生长,出现腰部疼痛、血尿、蛋白尿等肾内表现。

并最终导致肾脏结构功能破坏,是发生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可引起颅内动脉瘤、心脏瓣膜疾病、腹壁疝气等多系统异常。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活产儿发病率约为1/20000-1/40000。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脏以及肝门静脉系统发育不完全,常合并先天性肝纤维化,可出现肝囊肿及肝硬化,超过半数的患儿于10岁前发生ESRD,另有少数晚期发病的患儿其临床表现以肝脾肿大和门脉高压为特点。

2、基因概述

多囊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规律。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单个基因改变从而引起功能异常的疾病。目前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有7000余种,且有将近半数的致病基因尚未被发现。

有研究表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PKD1基因和PKD2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其中PKD1突变占85%,而PKD2突变占15%,另有极小部分患者的病因与PKD3基因相关。

PKD1和PKD2分别位于16p13.3和4q22-23,编码多囊蛋白1以及多囊蛋白2,共同调节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基因突变时,肾上皮细胞膜上依赖钙离子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生异常,导致肾囊肿的发生。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PKHD1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PKHD1位于6p21.1-12,长度约为470kb,其最长开放阅读框包括67个外显子,编码一个由407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次跨膜蛋白,FPC在肾上皮细胞中广泛表达,调控初级纤毛的结构及功能,基因突变时则纤毛功能紊乱导致囊肿生成。

3、遗传学检测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包括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以及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变异检测。其中PGT-M和PGT-SR旧统称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而PGT-A旧称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PGD是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种植前对胚胎进行活检,并筛选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阻断遗传病向子代的传递。其主要应用于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除此之外在线粒体遗传病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的配型上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基因组扩增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胚胎水平可提供的遗传物质有限的问题。WGA扩增偏好性小、倍数产量高、扩增产物长且具有较高的保真性。依据扩增方法的不同,可分为:(1)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如引物延伸预扩增、连接反应介导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虽然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WGA技术能以较低DNA样本量开始扩增且获得较高浓度的产物,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扩增的偏好性,但由于其指数扩增的特性,依然会导致扩增产物不完整的基因组覆盖率,且同样可能产生扩增偏移以及非特异性扩增。在起始模板量较少时,更易导致等位基因脱扣概率增加。

基于等温反应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以多重置换扩增技术为代表。2005年,RogerLasken使用MDA完成首例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测序。MDA具有扩增偏好性小、保真性高、产量稳定的特点,且可以在模板序列不明的情况下进行扩增、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在PGD中有着优越的应用前景。

混合型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其代表为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技术,该技术扩增均匀且覆盖度较广,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即二代测序技术。与Sanger测序相比,二代测序技术极大的降低了运行成本且耗时显著缩短,在科研和医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代测序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基因组DNA随机打断,给打断后的DNA片段加接头,通过乳液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或者桥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扩增进行文库构建,经测序平台完成DNA测序。

02了解多囊肾病患者的活检样本选择,囊胚滋养层细胞提供的样本较多

1、卵母细胞极体

极体在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形成,与卵母细胞的核型相同,于取卵后对第一极体进行活检,受精后对第二极体进行活检,这种方法对胚胎移植过程以及后续胚胎发育均无影响,是安全可靠的活检方法。但由于其仅能检测母源遗传信息,而无法对父源遗传性疾病进行判断,因此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

2、卵裂球

卵裂球是首个用于PGD的活检样本,于胚胎发育的第3日取1-2个卵裂球细胞进行活检,此时胚胎卵裂球细胞具有分化的全能性,故不影响后续胚胎生存力,但由于可获得的活检细胞较少且容易发生嵌合,因而无法避免对PGD诊断结果造成的影响。

3、囊胚滋养层细胞

囊胚期滋养层细胞沿透明带内侧排列,可于将来发育为胎盘部分,于取卵后第5或6日取5-10个滋养层细胞进行活检。由于未触及囊胚内细胞团,故不会对胚胎后续发育造成影响。与卵裂球细胞相比,囊胚滋养层细胞可提供的活检样本更多,且嵌合率更低,正逐渐取代卵裂球活检成为PGD检测的主流。

4、囊胚培养液

近年来,囊胚培养液作为一种新的PGD活检样本来源而受到关注,培养液中脱落的滋养层细胞以及内细胞团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胚胎遗传信息,但有研究发现其活检结果与滋养层细胞活检结果不完全相符,故囊胚培养液是否能作为可靠的活检样本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研究。

结语:目前多囊肾病尚无根治的有效手段,为了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需及时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种植前对胚胎进行活检,并筛选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阻断遗传病向子代传递的一种产前诊断方法。

来源:杨医生说科普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洞健号上传或创作,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侵权请在线反馈或者联系qq@weleker.com
评论区 0
相关资讯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ChatGPT如何回答基因检测的问题?

佳学基因和基因解码什么关系?佳学基因和基因解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佳学基因是指影响人类学习能力的基因,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会影响一个

佳学基因 02月21日 17:24 167 0

24岁护士怀孕后竟得了“吸血鬼症”惧怕阳光!

杭州萧山一位24岁的护士,怀孕一个多月突发中风、腹痛,腹痛还会在腹部四处“游走”,中风手术之后对症治疗,用止痛药,腹痛没有缓解,甚至还出现举止异常、精神错乱。

人类健康 2022-11-04 10:30 105 0

痤疮也会遗传!

通常我们说某种病会不会遗传,主要指的是单基因遗传病,例如色盲。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就是说,这种疾病就是某一异常的基因导致的,而没有其他发病因素。显然,痤疮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还有一大类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称为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不是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遗传因素与环

未来医学 2022-04-06 16:30 169 0

遗传相关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卒中预防一直以来都是一项社会性的医学难题,对易感患者的发现和预防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因与卒中发生 ...

未来医学 2022-06-08 08:25 48 0

多动症(ADHD)会遗传给孩子吗?

无论您是最近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还是已经患有多动症多年,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孩子也会患有多动症吗?”答案是:视情况而定。多动症的最大原因是基因。ADHD确实在家族中遗传。即使您的大家

洞健官方 2022-05-13 16:44 131 0

遗传物质是怎么导致遗传病的?

当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就有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这种改变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形式,下面我们从改变尺度和维度的顺序介绍遗传物质的改变。图片01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异常,将会引起许多基因的缺失或重

未来医学 2022-04-13 16:40 126 0

遗传病不一定是家族遗传的

在门诊遗传咨询的过程中,当诊断一个遗传性疾病时,患者夫妇常常困惑,“我们家族中祖祖辈辈都没有这个疾病,怎么可能是遗传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遗传病不一定是家族遗传的对于遗传病,一般老

未来医学 2022-06-22 17:49 76 0

遗传“魔咒”怎么破?复旦儿科设遗传性肾脏病优生优育MDT门诊

“孩子得了先天性肾病,随着医学不断地发展,我们从最初的绝望,到对孩子的治疗越来越有希望,现在我们甚至还能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这真是拯救了我们整个家!”患儿家属耀耀妈妈一直想生个二胎,但又担心遗传性肾脏病的风险,近日,在复旦儿科遗传性肾脏病优生优育MDT门诊,她得到来自多学科权威专家提供的个性化方案后,

洞健官方 2022-02-16 16:18 125 0

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疾病的遗传联系得到证实

一项世界首创的研究证实了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健康之间的联系,这可能导致更早发现和新的潜在治疗方法。伊迪斯科文大学7月19日消息患有肠道疾病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可能更大。一项世界首创的伊

未来医学 2022-07-22 19:04 137 0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果糖酶缺乏导致的罕见病?避免摄入果糖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需积极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严格保证机体没有果糖成分摄入。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又称果糖不耐受、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缺陷病,是由于果糖二磷酸醛缩酶B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果糖代谢

未来医学 2022-06-20 13:45 194 0

如何阻断斑驳病代代相传?去哪里做斑驳病基因检测?

白癜风虽然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白斑,但皮肤变白不一定就是白癜风。皮肤白斑病种类很多。除了常见的贫血痣、无色素痣、老年白斑,还有一类叫斑驳病的皮肤病,很多人患病后经常与白癜风区分不清,该如何进行

佳学基因 2022-09-02 15:23 63 0

哪些遗传疾病不宜生育,疾病科普

遗传病种类繁多、遗传方式多样、对后代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遗传病患者在考虑生育问题时,应该进行遗传咨询,在咨询医生指导和帮助下,作出明智而理想的选择。疾病科普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慢病那些事儿 02月02日 14:15 130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德托尼-卡菲病基因解码、基因检测案例

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德托尼-卡菲病基因检测是对英文疾病名称为De Toni-Caffey disease的疾病所进行的根据基因序列变化而做出诊断的一种医学疾病检测方法。德托尼-卡菲病的英文形式还有:Caffey-S

佳学基因 02月10日 18:19 129 0

从遗传学角度看,BRCA1/2筛查在女性肿瘤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于2013年5月撰文《我的医疗选择》,宣称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自己携带BRCA1突变,医生估计其将来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颇高。为降低患癌风险,她选择保留乳房的双侧乳腺切除术,

未来医学 2022-08-02 14:53 104 0

什么是遗传性近视?该怎么预防?

什么是遗传性近视?从染色体基因角度看“有研究表明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患高度近视概率较大;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尽管这种认识尚待证实,但至少说明孩子近视与双亲的关系密切。轻度、中度近视的遗传风险较低,宝宝近视多与后天环境、生活习

遇见健康 2022-03-30 15:27 85 0

阿斯利康创新疗法III期研究成功!将递交上市申请

6月21日,阿斯利康宣布,eplontersen用于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介导的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变(ATTRv-PN)的III期NEURO-TTRansform研究在中期分析时达到共同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Eplontersen(IONIS-TTR-LRx

未来医学 2022-06-23 17:04 92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 GLUT1缺乏综合征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新兴的治疗策略

遗传病、罕见基因检测导读:根据北京佳学基因检测机构介绍:1 型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t1) 是大脑穿过血脑屏障的最重要的能量载体。九十年代初期,第一个 Glut1 遗传缺陷疾病病例被命名为Glut1 缺陷综合征 (

佳学基因 02月07日 16:51 152 0

注意!这8种癌症最容易遗传

在我们的一生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罹患癌症的风险而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患癌的几率更大这是因为他们可能 ...

未来医学 2022-06-07 08:21 64 0

近视、脱发、体毛重,一定会遗传给孩子吗?

都说孩子像一面镜子,集中了爸妈身上的所有优点。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孩子真的是面镜子,那是否也会集中爸妈的那些「缺点」或者「美中不足」呢?就比如孩子淘气的时候,爷爷奶奶是不是常会脱口而出:「和你爸爸小时候一模一样。」甚至你自己在被父母数落的时候,是不是也总会说:「那我现在这样子,还不是遗传了你们的缘故

洞健官方 2021-12-22 11:33 93 0

原创 比尔盖茨的“转基因蚊子”,会不会招致昆虫变异?

科学家们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科学造福人类的最重要的体现。除了大多数科学家,还有世界前首富比尔·盖茨力挺“转基因技术”,并认为“转基因食品”也是完全健康的。他坚信:“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抗疾病

洞健官方 2022-09-02 12:11 126 0

换一换

+活动 查看更多

- 分享 -
分享到微信
- 评论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