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饮食营养 > 正文

两次登顶Nature,“轻断食”好在哪?延长寿命13%~18%

未来医学

2022-11-17 572

轻断食,可谓是近年来爆火的减肥方法了!16/8轻断食、5:2轻断食、隔天轻断食法等等,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到底哪种最有效?这些方案真的科学吗?众多问题萦绕在心,让很多“立下减肥flag”的人不敢轻易尝试。

事实上,“轻断食”概念的横空出世要归功于英国医学博士Dr.Michael Mosley。201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由Mosley医生亲自参与、和600人共同实践的轻断食纪录片《Eat,Fast and Live Longer(进食、断食与长寿)》,提倡周期性节食和运动配合,达到有效瘦身、减肥的目的。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纪录片,却引爆了BBC的收视率,同时掀起了全球轻断食的热潮。

轻断食的学名为“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是一种交替进食和延长禁食的做法。

常见的4种间歇性禁食方案

16-8轻断食:限定每日的进食时间跨度在连续的8小时以内,剩下的16小时为禁食期;

5:2轻断食:每周5天进食,2天为禁食日,限制热量在500-600 kcal;

6:1轻断食:类似于上一种,但每周6天进食,1天禁食;

隔日断食法:每隔1天就禁食24小时,但不限制饮水及其他无热量饮品的摄入。

完完全全的禁食对人们来说是有些困难的,一般情况下,禁食日不会要求完全0 kcal,但热量摄入会限制在500 kcal左右(约2个炸鸡腿或1个巨无霸汉堡)。而在非禁食期,也并非能“放飞自我”地进食,还应遵循正常的能量摄入规律。

如果单有减肥的效果,间歇性禁食应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火出圈”。无数的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其背后的奥义,被Nature、JAMA、NEJM等顶刊“偏爱”的间歇性禁食到底有怎样的魅力?

两次登顶Nature不仅延长健康寿命,还能促进神经再生!

事实上,在“轻断食”理念出现之前,科学界对“间歇性禁食”的探究更多在于其延寿的效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康纳尔大学的研究学者便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能使大鼠寿命延长近一倍!但是,40%的热量摄入想推及到人类身上并不现实,于是科学家不断探索更优且具有延寿效果的禁食方案。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独特的间歇性限时禁食方案,能有效改善衰老,增强肌肉和神经元功能,并使雌性和雄性果蝇平均寿命分别延长18%和13%。该研究发表在Nature上。

本研究中,研究者一共对比了四种进食方法,包括随意进食(Ad lib)、12:12禁食(TFR)、隔日禁食(IF)和隔日过午不食(iTRF)。

4种不同的进食方案示意图

Ad lib:对照组,24 h均有食物供应

TFR:每天12 h进食,12 h禁食;

IF:1天禁食,1天进食;

iTRF:中午12点-第二天8点禁食,然后恢复进食,直到第三天中午再次禁食

不仅如此,iTRF还改善了果蝇的衰老症状。不仅肌肉及神经元功能保持良好,爬行能力的下降幅度更小,与年龄相关的蛋白质聚集还更少,肠道微生物的丰度以及屏障完整性更好。

换句话说,iTRF不仅延长了果蝇寿命,还更多地延长了其健康寿命!

与对照组相比,iTRF组年龄相关的攀爬能力下降情况

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了“过午不食延长寿命”背后的机制发现,最主要的因素是iTRF诱导下昼夜节律调控的夜间自噬。自噬是一种分解代谢过程,通过促进溶酶体降解细胞内损伤的大分子和细胞器,维持细胞稳态,而iTRF能够诱导夜间自噬活动增强,进而延长了果蝇的寿命。

不仅如此,间歇性禁食除了有“续命奇效”,还能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次年,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同样在Nature上,发表了关于间歇性禁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机制的重磅研究成果!

与常规喂养的对照组相比,采用间歇性禁食方案(当天随意进食,隔天禁食)喂养的小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速度显著增加,而脊髓背根节神经元轴突生长增加了50%左右。

间歇性禁食组(IF,红色)组与对照组(AL,蓝色)脊髓背根节神经元轴突生长情况区别

进一步的探究发现,间歇性禁食能够增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吲哚-3-丙酸(IPA),并利用免疫介导机制,促进周围神经轴突的再生和修复功能。该研究,或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新思路!

综上,两篇Nature文章显示,间歇性禁食不仅能有效延长健康寿命,还有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的能力!可见,间歇性禁食的好处并不局限于瘦身减肥,还有更多的奥秘亟待探索。

16:8轻断食的有效禁食时间确定!多项RCT研究给出具体方案

上面的研究说了半天,还不是停留在动物实验层面?具体到人类身上应该怎么吃,这才是更多读者想要知道的。

别急,为了响应大家的诉求,小编饱读文献,最终选出了适合大多数人坚持的间歇性禁食方法——16:8轻断食法。

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发现,控制在早上7点到下午3点(7:00-15:00)这8个小时内进食,坚持14周,能有效减重6.3 kg,甚至能改善舒张压和情绪紊乱。

也就是说,16:8轻断食法是一种较为容易坚持的减肥方法,而不会出现情绪低落或失控的情况,适合绝大多数人参考。

这项研究中,间歇性禁食组的参与者被要求在7-15点内完成进食,其他的16小时保持禁食;而对照组则没有太多限制,可以自我选择在≥12小时进食。不过,两组都被要求摄入较低热量的食物,且每周进行75-150分钟的运动。

在坚持14周后,虽然两组的体重都有了明显降低,但采用16:8进食法的参与者体重下降得更为明显,达到了6.3 kg!3个月的时间多减5斤,岂不是美滋滋?不仅如此,间歇性禁食还让参与者的舒张压多降低了4 mmHg。

16:8轻断食组与对照组的进食时间和体重下降情况

此外,在减肥人的认知中,限制饮食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以及低落的情况。但惊喜的是,本研究中采用间歇性禁食的参与者情绪明显更好,还有41%的在试验结束时表示“自己还愿意继续坚持16:8轻断食法”。

不过,16:8轻断食的时间选择有很多。不少人有熬夜的习惯,早上可能要到11点才会起来,如果保证在12:00-20:00内进食和喜欢早起人的6:00-14:00内进食,两种方案都算作16:8轻断食,但会有什么区别吗?怎样才更为有效?

此前,来自北京协和的研究团队就16:8轻断食的不同进食时间进行讨论,得到了具体的答案:16:8轻断食的进食时间控制在6:00-15:00(早段进食)比11:00-20:00(中段进食)效果要好得多。换句话说,不吃晚饭才是轻断食的重点!

其中,早段进食组(eTRF)的进食时间限制在6:00-15:00内,中段进食组(mTRF)的进食时间限制在11:00-20:00内,另对照组为随意进食,不限制进食时间。

从减肥效果来看,eTRF组的体重下降更多,5周显著降低了1.6(±1.4)kg,而mTRF和对照组却没有太大变化。此外,eTRF的体脂率和体脂量也是三组中降低幅度最大的。

三组代谢、体重变化情况

不仅仅是减肥效果好,eTRF组的胰岛素抵抗和空腹血糖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即代谢也因此得到了改善。此外,与mTRF组和对照组相比,eTFR组参与者的炎症因子,如TNF-α、IL-8,也大大降低。

显然,16:8轻断食的进食时间宜早不宜迟,即6:00-15:00的效果显著优于11:00-20:00。不仅是为了更有效地减脂,还能起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抗炎等作用,提高16:8轻断食的“性价比”。当然,其背后原因可能还是要归结于生物昼夜节律。

好了,间歇性禁食的健康好处以及具体方法都已经整理出来了,下一步,就靠你自己了......

来源:梅斯医学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洞健号上传或创作,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侵权请在线反馈或者联系qq@weleker.com
评论区 0
相关资讯

一瓶饮料增加45种疾病风险!喝饮料千万别超这个量!

2023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综述。该研究显示,高糖饮料摄入与45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包括肥胖、痛风、糖尿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冠心病、中风、

饮食有度 05月16日 12:37 243 0

春日养生保「胃」战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真正的春天也离得更近了些。在南方,雨水节气时多是春色满园。在北方却是乍暖还寒。雨水节气要注意饮食调理,春季多风,容易出现口干、唇裂等现象。首先,要多吃水果和新鲜的蔬菜,以满足人体因干燥而缺失的水分。饮食宜清淡、温热、忌生冷。平时应少吃肥肉

遇见健康 2022-02-25 19:44 137 0

原创 口服益生菌,有用没用全靠运气?

益生菌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只因前几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撰文直批华大基因CEO尹烨推广的益生菌是假药。益生菌为“假药”?不咬文嚼字,本质上大家都知道在说什么,就是“益生菌根本不益生”。

洞健官方 2022-08-31 15:49 164 0

校园不是预制菜的试验场

9月22日,教育部官网发文就“预制菜进校园”话题进行回应。文章指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皮蛋新闻 09月25日 14:26 250 0

碘盐吃多了,真的会增加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风险!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导致新生儿智力迟钝。自从实施食盐加碘计划,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相关疾病也大大减少。但在同一时期,一些学者观察到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万国人数据显示:碘盐吃多了,真的会增加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风险!2021年9月,发

洞健官方 2022-01-17 08:26 208 0

“冰镇碳酸饮料”最解渴?哪些饮料补水效果好?

在炎热的天气中,很多人都想来一杯冰镇饮料解渴。提到“解渴”和“冰镇饮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来一瓶冰可乐,第一口的冰可乐,总是那么令人满足。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最解渴的饮料其实不是冰可乐

饮食有度 07月27日 08:42 229 0

乳糖不耐受的怎么喝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准则三建议大家每天食用相当于至少300ml液态奶的奶类食品,这是因为奶类食物中富含优质蛋白和矿物质,尤其是奶中的钙元素,其吸收效率是所有食物中最好的。有鉴于我国居民普

遇见健康 2022-05-26 11:40 203 0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请重视这3条准则!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年龄越大,尤其是到五十岁以后的年纪,健康就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是1,而财富、感情、事业、家庭……都是1后面的0,只有依附于这个1,0的存在才会有意义。 很多人不舍得为自己投资健康,但有个真相你要

遇见健康 2022-02-24 08:21 195 0

秋分养人有“三宝”!菜市场就能买到的营养品,很多人不知道~

秋分已至,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降水减少使得气候愈加干燥,此时养生当以润为主,不妨了解一下秋分食养三宝——鸡蛋、蜂蜜和橘子。鸡蛋中医认为,鸡蛋有补气宁心、养血安神、健脑益智、护肝明目等功效,尤

中医之家 2022-09-30 13:47 146 0

馒头放入冰箱,会滋生黄曲霉素,增加癌症风险?

“不要再把馒头放在冰箱里了,否则会滋生黄曲霉素,进而增加癌症的风险!”不少朋友认为制作馒头的原料主要是面粉,而面粉本身就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霉变,因此馒头放在冰箱里就容易发生霉变。

遇见健康 2022-08-22 07:00 231 0

“吃错了”危害健康!这些面包不建议多吃哦

面包是很多人的早餐必备,方便食用、节约时间,而且经济实惠。并且,对于很多“面包控”来说,每天1个面包更是“解馋”良方。那面包除了能饱腹之外,营养到底怎么样?面包和馒头谁更营养?面包、馒头都是

推医汇 11月30日 17:24 180 0

秋季最补维C的水果,为什么营养师劝你别吃太多

9、10月份不同品种的冬枣陆续上市,皮薄肉脆,甘甜清香,是不少家庭秋冬季节的果盘首选。

饮食有度 10月11日 08:58 181 0

春节养生不打烊,过年也有好身体

春节期间,少不了吃吃喝喝。好好吃一顿,历来是人们过年的重要内容,人们乐于用一桌精心烹制的大餐来显示节日的喜庆气氛,因此很多人容易暴饮暴食。不科学的饮食会引起身体不适或某些疾病,如腹胀、腹泻、胰腺炎、胆囊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冬春之交,正是呼吸道疾病、肝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多发季节。新

遇见健康 2022-01-25 09:11 140 0

益生菌对健康的改善有很大的助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种群变化与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疾病存在密切关系。虽然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补充益生菌并非必需要求,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通过补充益生菌来促进消化、提升免疫

遇见健康 03月07日 16:39 342 0

真空食品最好也冷藏

真空包装现在越来越常见,不仅食品厂家、超市在用,很多人也把自己制作的腊肉、熏鱼、半成品菜等抽真空,认为这样不容易坏,常温也能保存。

遇见健康 02月20日 09:43 394 0

养生先养胃,关于养胃这几个点很关键!

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胃越来越不好,那么养胃究竟应该怎么养呢?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关于养胃的小知识。0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分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图片02积极食疗和按

遇见健康 2022-05-18 17:02 156 0

颠覆认知!吃的多不是胖的原因,而是看你吃了什么

肥胖,既是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疾病,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者更易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全世界有近40%的人超重,13%的人肥胖,在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逾3亿人,减肥瘦身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管住嘴,迈开腿”一直被奉为减肥的铁律。但是,最新研究表明,一个人肥胖的根本原

洞健官方 2021-12-08 11:37 201 0

每天1斤杨梅,狂吃20天!大叔病情危重要做“血透”

当下浙江最火的水果当属杨梅无疑。然而有人猛吃杨梅,代价却有点高。近日,台州医院肾内科一天收治了两名病人,都与吃过量杨梅有关。

饮食有度 06月25日 10:30 145 0

诺贝尔重大发现:决定人寿命长短的不是吃和运动,而是它

健康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追求和研究的方向。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这影响长

洞健官方 2022-04-25 12:54 202 0

七个导致血糖不良的幕后“推手”

饮食不当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并直接影响着血糖的波动。同时,任何药物和胰岛素的治疗,离开了饮食的配合,都无法发挥最佳效果,因此k可以认为:科学饮食避免误区是平稳血糖的第一步。图片图片01早上不吃

遇见健康 2022-04-26 09:14 159 0

换一换

+活动 查看更多

- 分享 -
分享到微信
- 评论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