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遗传 > 正文

从药物成瘾谈表观遗传学

未来医学

2022-06-14 146

生物学家正在发现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我们确实可以继承父母在平时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特征,而无需改变我们基因的DNA序列。这全都归功于被称为表观遗传学的过程:一种可以继承的基因表达形式,但并非遗传密码的一部分。 

大家都知道,所有遗传信息都编码在我们每一个基因的DNA序列中,它们以DNA的长双螺旋链上四个不同碱基(A、T、G和C)的序列编码。 这个线性编码序列很长,它整齐地缠绕在组蛋白构成的线轴上,类似于磁带缠绕在盒式磁带中线轴上的方式。

在从受精卵构建出独特的个体中,遗传基因被激活或失活,但是细胞在整个生命中也会不断地打开或关闭特定基因。当一个基因被激活时,特殊的蛋白质会结合在DNA分子上,读取那里的碱基序列,并以mRNA的形式被转录。然后,mRNA将遗传指令带到细胞的核糖体中,最终被翻译由遗传密码指定的蛋白质。

如果没有DNA这个磁带,就没有信息可以读取,这时这些都不起作用。 然而,如果DNA磁带紧紧缠绕在一起,那将会是虽有信息,但却无法读取。表观遗传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解开带子或不缠绕带子来控制执行哪些遗传指令。在表观遗传中,DNA上的遗传密码不会改变,但可以访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机体具有不同类型的体细胞,但它们都有相同的DNA。如果DNA不能从由组蛋白构成的各个线轴上解开,那么细胞机器就无法读取隐藏的密码。因此,导致脂肪细胞形成的基因在成为神经元的细胞中被关闭。

细胞如何知道要读取哪些基因?特定基因的DNA缠绕的组蛋白线轴带有特定的化学标签,就像分子便利贴。该标记指示其他蛋白质“滚动条带”,并从该组蛋白上解开相关的DNA(或不滚动,取决于何种标签)。

然而,我们可能从未想到过,似乎无关的大脑神经递质也可能会在表观遗传上起作用。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专门分子。神经元之间的这种化学信号传递使我们能够思考、学习,体验不同的情绪,并且当神经递质信号传递出错时,就会遭受认知困难或精神疾病。事实证明,某些大脑化学物质的确可以在表观遗传方面起着作用。

血清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是两个重要的例子:它们都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诸如抑郁症、焦虑症和成瘾症等心理疾病有关。

一方面,血清素有助于调节情绪,被广泛称为“ 血清素选择性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可有效治疗慢性抑郁症。我们认为它们通过增加大脑中血清素的水平发挥作用,从而促进控制情绪、动机、焦虑和奖励的神经回路中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当然,这是有道理的,但很好奇的是,这种药物通常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缓解抑郁症。

另一方面,多巴胺是大脑奖励回路中起作用的神经递质。它会产生当我们中大奖时瞬间爆发出的欣快感觉。几乎所有的成瘾性药物,例如可卡因和酒精,都会增加多巴胺水平,而化学诱导的多巴胺奖赏会导致进一步的药物渴望。奖励机制薄弱可能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能增强多巴胺的违禁药物进行自我药物治疗。

去年3月,由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神经科学家Ian Maze领导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表明,血清素还具有另一种功能:它可以与H3组蛋白共价结合,即H3组蛋白可以发生血清素化(serotonylation),被修饰的氨基酸残基是5号位的谷氨酰胺(Gln,Q),因此可简写为H3Q5ser。该组蛋白控制负责将人类干细胞转化为血清素神经元的基因。当5-羟色胺与组蛋白结合时,DNA解开,打开指示干细胞发育成血清素神经元的基因,同时通过保持其他部位DNA紧密缠绕而关闭其他基因。 因此,从未见过血清素的干细胞会变成其他类型的细胞,因为将其转化为神经元的遗传程序并未激活。

这一发现激发了Maze团队想知道多巴胺是否可能以类似的方式起作用,从而调节了与吸毒和戒毒有关的基因。就在今年4月的Science论文中,他们发现,催化血清素与H3Q5共价结合的酶也可以催化多巴胺与H3的结合,被修饰的是同一个位置的谷氨酰胺,因此可简写为H3Q5dop。这一过程被称为多巴胺化(dopaminylation) 。

这些结果共同代表了我们对这些化学神经递质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与H3组蛋白结合,5-羟色胺和多巴胺可以调节DNA向RNA的转录,从而调节特定蛋白质的合成。这使得这两种在神经科学中的众所周知的物质变成了双重媒介,既充当神经递质,还充当表观遗传学的秘密大师。

Maze的团队自然会开始探索这种新的关系。首先,他们检查了可卡因使用者死后的脑组织,结果发现大脑中多巴胺神经元簇(腹侧被盖区或VTA)中H3的多巴胺化量减少,该区域已知对成瘾很重要。

为了弄清楚可卡因的使用是否确实会影响这些神经元中H3的多巴胺化,研究人员对大鼠自行服用可卡因前后10天进行了研究。就像人类可卡因使用者的大脑一样,H3的多巴胺化也下降在大鼠VTA的神经元内。研究人员还发现,将大鼠从可卡因撤出后一个月就出现了反弹作用,与对照动物相比,这些神经元中的H3的多巴胺化程度更高。这种增加对于控制打开或关闭哪些基因,重新布线大脑的奖励回路以及在戒断期间引起强烈的药物渴望方面可能是重要的。

最终,看起来多巴胺化(不仅是大脑中典型的多巴胺功能)可能控制着寻求药物的行为。长期使用可卡因会改变大脑奖励路径中的神经回路,使回路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药物稳定摄入。这需要打开和关闭特定基因以使蛋白质适应这些变化,这是由多巴胺作用于H3而不是DNA序列变化驱动的表观遗传机制。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通过用不与多巴胺反应的另一种氨基酸取代了大鼠的H3组蛋白中让多巴胺附着的氨基酸,结果就阻止了多巴胺化的发生。可卡因的退出与数百条涉及重新连接神经回路和改变突触连接的基因的读数变化有关,但在阻止多巴胺化的大鼠中,这些变化即被抑制。此外,VTA神经元的神经冲动放电减少了,它们释放的多巴胺减少了,这表明这些遗传变化确实影响了大脑的奖赏回路操作。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患有药物滥用症的人渴望在戒断期间提高大脑中多巴胺水平的药物。最后,在随后的测试中,转基因大鼠表现出更少的可卡因寻找行为。

看起来是多巴胺化可以控制寻求药物的行为。 简言之,单胺神经递质所进行的表观遗传调控的发现对于基础科学和医学而言是具有革命性的。这些实验表明,通过调节成瘾的神经回路,H3的多巴胺化确实是药物寻找行为的基础。

同样令人兴奋的是,考虑到多巴胺和血清素信号传导在其他神经系统和心理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成瘾。Maze团队的最新研究还在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脑组织中发现了这种表观遗传标记。也许这种联系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抗抑郁药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有效:如果这些药物通过激活表观遗传过程起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大脑缺失的血清素,那么这些遗传改变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展望未来,Maze还想知道其他成瘾性药物(包括海洛因、酒精和尼古丁)是否也会产生这种表观遗传变化。如果是这样,基于这种新发现的表观遗传过程的药物最终可能会导致对许多类型的成瘾和精神疾病进行更好的治疗。

来源:生命教育观察公众号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洞健号上传或创作,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侵权请在线反馈或者联系qq@weleker.com
评论区 0
相关资讯

孕前基因检测查的是什么?有没有必要做基因检测?

佳学基因导读:每个家庭都想要个健康的宝宝,然而有些夫妻均携带一些遗传病的隐性致病基因,例如先天性耳聋、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这些夫妻自身不会发病,但基因组合后会把不好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导致后

佳学基因 2022-10-26 15:25 119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NANA贮积病基因检测

NANA贮积病基因检测患者介绍2020年12月,一个来自河北的男孩,在儿科遗传病专家会诊的建议下,来到佳学基因进行咨询。这个男孩是一对经过亲缘关系基因检测后确定没有血亲的父母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除了母亲

佳学基因 2022-12-02 17:32 67 0

近视一定遗传吗?关键在环境

今天,近视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国内近视的发生率以每年8%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一近视大国。很多人认为近视是遗传的,可近视真的是遗传的吗?

视光健康 2022-10-23 07:50 92 0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需警惕

导语: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多发于青中年时期,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液性囊肿形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多发于新生儿及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肾脏以及肝门

未来医学 2022-08-16 15:28 69 0

阿斯利康创新疗法III期研究成功!将递交上市申请

6月21日,阿斯利康宣布,eplontersen用于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介导的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变(ATTRv-PN)的III期NEURO-TTRansform研究在中期分析时达到共同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Eplontersen(IONIS-TTR-LRx

未来医学 2022-06-23 17:04 92 0

浙大团队揭示无膜细胞器异常是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关键机制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neuropathies,CMT)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2500。根据致病基因的不同, CMT可分为几十种不同的亚型。就CMT患者总数而言,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

未来医学 02月06日 14:15 105 0

解码2022年诺贝尔奖背后的古基因组学:“我们来自哪里?”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SvantePääbo,以表彰其在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

未来医学 2022-11-01 16:50 112 0

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一种危险关节疾病的遗传原因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研究大学的学者们发现了俄罗斯居民膝关节骨关节炎发展的新遗传因素。他们说,所获得的数据将提高这种疾病的防治质量,并有助于其它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生活》杂志上

皮蛋新闻 03月22日 16:58 76 0

几乎100%会遗传给孩子的4个特征,婚前体检有多重要?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上帝为了公平起见,一个孩子的出生必然是结合父母身上的不同特征,就比如爸爸的双眼皮,妈妈的性感厚嘴唇,或者是爸爸的自然卷,妈妈的丹凤眼等。父母的特征是怎么遗传给孩子的?一个

洞健官方 01月24日 17:00 90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神经纤维瘤病2型

开会学习医学博士年度肿瘤汇报《肿瘤基因易感位点列表及发生率分析》,精读了《Curr Opin Neurol》在2003 Feb;16(1):27-33发表的一篇题目为《神经纤维瘤病 2》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基因检测临床研究文章

佳学基因 03月15日 17:34 157 0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一种与严重儿童肥胖有关的新的遗传机制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论文,研究人员报道了与严重儿童肥胖有关的一种新的遗传机制。这是一个与饥饿控制有关的基因异常表达导致的基因重排,大多数肥胖的常规基

未来医学 2022-12-20 15:13 184 0

如何阻断斑驳病代代相传?去哪里做斑驳病基因检测?

白癜风虽然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白斑,但皮肤变白不一定就是白癜风。皮肤白斑病种类很多。除了常见的贫血痣、无色素痣、老年白斑,还有一类叫斑驳病的皮肤病,很多人患病后经常与白癜风区分不清,该如何进行

佳学基因 2022-09-02 15:23 63 0

Science:首次揭示一些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儿童会患上MIS-C的潜在遗传原因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威胁生命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在新冠病毒感染大约四周后发生,引起比如发烧、呕吐和心肌炎等症状,可导致住院治疗。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数字,

未来医学 2022-12-29 13:49 147 0

遗传病不一定是家族遗传的

在门诊遗传咨询的过程中,当诊断一个遗传性疾病时,患者夫妇常常困惑,“我们家族中祖祖辈辈都没有这个疾病,怎么可能是遗传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遗传病不一定是家族遗传的对于遗传病,一般老

未来医学 2022-06-22 17:49 76 0

【佳学基因】父母均是鱼鳞病,如何生出健康的孩子?

鱼鳞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遗传性基因病,给患者的皮肤美观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何治疗、如何避免后代遗传是每一个鱼鳞病患者都关注的问题。而下面介绍的这对恋人双方都患有鱼鳞病,孩子会百分百患病吗?

佳学基因 2022-10-20 12:55 78 0

找到遗忘的“机关”西湖大学施一公研究组发现阿尔兹海默症最强风险因子APOE4受体

机理未明的阿尔兹海默症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痴呆”,是痴呆症(Dementia)中最常见的类型,超过了其他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式综合征、“渐冻人”ALS等疾病患病

未来医学 01月11日 11:45 62 0

每周一次,年出血率降77%!重症血友病有望迎来新疗法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因X染色体连锁缺陷,导致血液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从而引发严重的凝血障碍。他们被称为“玻璃人”,小磕碰就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还可能造成关节永久性损伤。中国

洞健官方 2022-08-03 10:59 80 0

血液病会不会遗传给儿子/女儿?

血液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因此血液病是否具有遗传性,还要看是否为先天遗传型血液疾病,建议患者完善检查,明确疾病分型,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血液病会不会遗传给儿子/女儿?血液病是否遗传给孩子,通常

遇见健康 01月24日 14:00 140 0

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你了解吗?

中国出生缺陷防控报告 (2012)数据显示,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其中单基因遗传病在出生缺陷中占22.2%。现有的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可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手段筛查胎儿结构畸形、通过唐氏筛查、NIPT等技术筛查染色体异常,例如常见的唐氏综合征。但是单基因遗传病由于在胎儿发育期常常不表现出结构畸形,影像学检查不易发现

洞健官方 2021-12-22 11:33 118 0

帕金森,不止手抖那么简单

拿起一支放在桌子上的钢笔,或者用勺子舀粥,又或者是用适宜的速度走到窗台前。这些动作非常简单,每天都在发生。但如果有疾病让你无法完成这些动作,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帕金森病,就是这样一

未来医学 2022-08-23 11:00 85 0

换一换

+活动 查看更多

- 分享 -
分享到微信
- 评论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