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康阿姨进餐时反复出现呛咳、烧心、反酸、呕吐等症状,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但药物治疗后,病情仍不见好转,甚至症状加重,出现“一咳嗽就漏尿”。再次就医检查发现,康阿姨因胃食管长期反流出现了食管裂孔疝。
一、了解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容物(主要是胃)通过横膈膜食管裂孔进入胸腔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不适、上腹痛、反酸,特征性症状包括饱餐后咳嗽、呼吸困难。若发生梗阻,可能会有“痛、吐、胀、闭”等症状;若发生绞窄,可能会出现便血、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此外,由于腹腔内压力增大,加之咳嗽时腹腔内瞬间压力增大,支持尿道的肌肉及其他组织(盆底肌)或控制尿道的肌肉(尿道括约肌)减弱,尿液流出与否不能被控制,即出现“一咳嗽就漏尿”。
二、有胃食管反流病,更应警惕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和/或食管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食管裂孔疝多与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据以往的文献报道,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检出率为31.25%~76.78%,食管裂孔疝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检出率可达40%~98%。
实际上,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酸、烧心等症状。
一方面是因为,食管裂孔疝导致抗反流屏障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其抗反流作用减弱,使得食管酸暴露增加。
另一方面是含酸性的物质储存于疝囊中,当吞咽引起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时,也易出现酸反流,进而导致酸清除时间延长。因此,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常常合并发生。
总之,在临床中,面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特别是久治不愈的患者时,不仅要针对该病进行治疗,更要关注患者是否合并食管裂孔疝,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或治疗,例如腹腔镜抗反流、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但对于长时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存在抑郁症状等情况的患者,医生需谨慎手术。
三、生活中注意这5方面,尽量降低症状复发率
该病复发率高,而生活习惯是导致复发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改变生活习惯对于预后非常重要。
1.控制进餐量
控制每餐进餐量,七八分饱即可,避免过量进食,甚至暴饮暴食。每餐摄入食物量过多,会增加胃内压力,加重胃内容物反流食管腔内的情况,从而加重反流、烧心的症状。
2.减慢进餐速度
用餐时建议细嚼慢咽,避免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胃体积增大、胃内压力升高。过快的进餐速度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腔内,引起烧心,甚至胃胀、胃痛。
3.限制进餐种类
避免进食咖啡、巧克力、碳酸饮料、辛辣或酸性、高脂、高糖等刺激胃酸分泌、诱发反流的食物。
4.调整体位
餐后尽量保持直立体位使胸腹部舒展,避免弯腰、坐在较为低矮的沙发或立即卧床等挤压腹部造成腹腔压力上升以及致使口腔水平高度低于胃部的动作。
如果无法避免,建议控制进食量,同时适当放松腰带,不穿紧身衣,以免加大外界对胃的压力,引发胃食管反流。
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 cm,并保持左侧卧位,以减少反流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仅抬高枕头无法达到舒展胸腹部的目的。
5.其他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大的心理压力。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保持健康的基础。
肥胖会使腹内压增加,从而引起食管裂孔疝的发生,加重反酸烧心的症状。因此,减轻体重对于这类患者非常重要。
四、小结
当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病,并反复出现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烧心、反流等症状时,医生需要多加鉴别,明确是否发生食管裂孔疝。确诊后,除了积极给予药物治疗和/或外科手术治疗外,还要给予一定的健康指导。
来源:康迅网
未来医学
2022-04-28 11:02
446
0
遇见健康
02月02日 14:00
275
0
遇见健康
2022-06-01 16:17
172
0
肠胃康
07月20日 13:39
255
0
遇见健康
01月21日 16:00
345
0
肠胃康
02月14日 09:45
180
0
遇见健康
02月28日 16:45
594
0
遇见健康
2022-05-13 17:57
122
0
遇见健康
2022-03-29 08:05
207
0
洞健官方
2022-04-08 13:50
201
0
遇见健康
03月14日 16:25
200
0
遇见健康
2022-05-07 13:53
169
0
遇见健康
2022-03-07 18:39
237
0
遇见健康
2022-07-22 10:02
158
0
洞健官方
2022-05-31 07:58
306
0
遇见健康
2022-08-19 19:11
316
0
洞健官方
2022-01-28 18:01
303
0
遇见健康
2022-06-27 16:42
223
0
肠胃康
2022-10-15 07:23
227
0
肠胃康
2022-10-22 07:36
2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