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遗传 > 正文

从遗传学角度看,BRCA1/2筛查在女性肿瘤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未来医学

2022-08-02 122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于2013年5月撰文《我的医疗选择》,宣称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自己携带BRCA1突变,医生估计其将来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颇高。

为降低患癌风险,她选择保留乳房的双侧乳腺切除术,并于2015年宣布在腹腔镜下实施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报道一出,世界哗然,并引发了公共卫生界的“朱莉效应”,即接受基因检测的女性转诊量明显上升,发现携带BRCA突变的女性的数量也明显上升。 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在预防卵巢癌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NCCN指南所认可,通过对包含BRCA1/2基因在内的卵巢癌遗传易感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可以预测咨询对象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帮助医生做出正确及时的患者管理。另一方面,包含BRCA基因检测在内的HRD检测也能用于指导临床用药,为卵巢癌患者开启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提供依据。

BRCA基因是遗传性卵巢癌遗传检测的重中之重

个人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个人的肿瘤易感性。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下,若父母有一方携带有致病的肿瘤易感基因改变,则他们下一代会有50%的概率从父母处获得这个缺陷基因(遗传易感基因)。由于遗传性原因导致的染色体和基因异常,可使某些肿瘤的机会大大增加,病理学上称之为遗传性肿瘤综合征,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肿瘤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患者早,且为成对器官的双侧肿瘤,如双侧乳腺癌,还可表现为同一个人的多发性原发肿瘤。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与BRCA1/2、RAD51C、RAD51D、BRIP1等基因有关,其中BRCA相关乳腺癌和/或卵巢癌占比最大,研究最多。一项对1887例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突变携带者70岁前患乳腺癌的平均累积风险分别为60%、55%,患卵巢癌的平均累积风险分别为59%、16%。 回顾朱莉的案例,其母亲在49岁时患卵巢癌,外祖母、姨妈均为乳腺癌,基因检测显示BRCA1突变,符合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S)。 在所有卵巢癌患者中,HBOCS 占10%-15%,为了及早发现此类患者,有效降低患者及其家族的致癌风险,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尤为重要。 遗传咨询向咨询对象及其家属普及肿瘤风险相关的知识,为其选择遗传学及其他检测提供准确的信息,并能帮助咨询对象正确理解和接受检测结果;而在遗传检测方面,HBOCS中80-90%存在BRCA1和BRCA2的胚系突变,因此BRCA1/2检测是HBOCS的重中之重,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多基因Panel检测等。遗传咨询和遗传检测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已经在2020年NCCN指南中明确,完整的遗传咨询应当包括获益,风险与局限分析、收集全面的家族史、收集详细的内外科病史、以及重点部位查体等;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进一步做遗传检测,包括:

≤45岁罹患乳腺癌患者;

≤50岁罹患乳腺癌且1位近亲罹患乳腺癌或家族史不明;

≤60岁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男性乳腺癌患者;

1代或2代亲属符合以上标准者(仅当患病家属无法进行检测时才对未发病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评估咨询对象患肿瘤的风险、探讨后续检测和家族成员检测的必要性,并帮助患者接受及时而恰当的处理。

BRCA突变是开启卵巢癌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的金标准

针对遗传性卵巢癌患者的研究发现,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一项纳入34项卵巢癌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也显示,BRCA1/2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更高,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的疗效也更好,因而具有更好的预后。 从机制上来看,PARP抑制剂的作用是阻断DNA单链的修复,而含有BRCA突变的肿瘤细胞由于缺乏BRCA编码蛋白而无法通过同源重组来修复DNA双链断裂,因此在携带BRCA突变的肿瘤中使用PARP抑制剂,DNA损伤不断积累,最终将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因此BRCA基因检测除了用于遗传咨询外,在临床上常用于指导卵巢癌患者用药。 基于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SOLO-1研究的卓越成果,2018年FDA迅速批准其作为BRCA突变卵巢癌、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患者一线化疗后达到PR或CR后的长期维持治疗。在2年后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 SOLO-1研究5年随访结果不负众望,让妇科肿瘤医生看到了晚期卵巢癌治愈的希望。 其结果显示:奥拉帕利使BRCA突变卵巢癌患者中位PFS前所未有地延长了42.2个月,相比于安慰剂组的13.8个月,维持治疗组中位PFS长达5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7%(HR=0.33,图1)。奥拉帕利组48%的患者5年无疾病进展,而安慰剂组仅为21%,说明奥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可使近一半的BRCA突变患者长期获益,实现了卵巢癌治疗史上首个“临床治愈”的目标。

图1. SOLO-1研究5年PFS随访结果

25121659402041426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OLO1研究的随访时间是5年,但奥拉帕利组的中位治疗时间仅为24.6个月,这说明奥拉帕利的PFS获益在2年治疗结束后依然可以长期持续。 超过半数基线时化疗为CR随后接受奥拉帕利2年维持治疗的患者,5年后疾病依然未复发(图2)。 此外,奥拉帕利组的中位PFS2和中位TSST也未达到终点,而安慰剂组分别为42.1个月及40.7个月,再次证实奥拉帕利维持治疗的获益可以持续,且不受后续化疗影响。

图2. SOLO-1研究5年RFS随访结果 

58271659402041650

BRCA1/2基因是评估卵巢癌发病风险、影响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NCCN、中国《卵巢癌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上皮性卵巢癌PARP抑制剂生物标志物检测中国专家共识》等国内外各大指南均推荐对新诊断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1/2基因体系突变和胚系突变的检测,携带胚系/体系BRCA突变的患者推荐尽快开始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以免错过实现“临床治愈”的最佳时机。

HRD检测扩大卵巢癌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获益人群

除了BRCA1/2基因外,还有许多基因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同源重组修复通路(HR)相关基因突变的重要性。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同源重组缺陷(HRD)发生率超过50%,理论上来讲,PARP抑制剂的“合成致死”作用机制应当不仅仅局限于BRCA突变,而应在HRD阳性患者中显示抗癌作用。近期的多项3期临床试验均证实了这一点,HRD阳性卵巢癌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 综上所述,对卵巢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并筛查出致病性突变,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同时,对患者子女或其他一级亲属进行遗传咨询,可以使基因突变携带者得到及时干预,这将极大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并降低疾病发病率。BRCA突变卵巢癌患者对PARP抑制剂反应更佳,对于携带胚系/体系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尽早开始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可以使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参考文献: 

[1[Maintenance Olaparib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dvanced Ovarian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2]2020 ESMO Abs 811MO [3]2020《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Genetic/Familial High-Risk Assessment: Breast and Ovarian》 

来源:医学中文网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洞健号上传或创作,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侵权请在线反馈或者联系qq@weleker.com
评论区 0
相关资讯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需警惕

导语: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多发于青中年时期,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液性囊肿形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多发于新生儿及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肾脏以及肝门

未来医学 2022-08-16 15:28 90 0

DNA究竟携带着什么?复旦教授为你揭开人体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

日前,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第二十一场学术报告会在复旦相辉堂南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生物医学研究院课题组组长石雨江围绕主

未来医学 05月29日 11:35 187 0

原创 采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明确关节弯曲是一种AMCD1遗传病

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远端关节挛缩症的特征是手脚远端区域的挛缩。严重的类型是远端关节弯曲2A 型(也称为 Freeman-Sheldon 综合征)和 2B 型(也称为 Sheldon-Hall 综合征),会出现面部受累和脊

佳学基因 03月22日 09:19 124 0

刚获诺奖的古基因学发现,新冠易感性可能来源于古人类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Pbo)获得该奖项,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这也被人解读为是本届诺奖“爆冷”。

人类健康 2022-10-27 15:51 96 0

注意!一种新遗传病被发现!可导致肾和肝功能衰竭!

据悉,纽卡斯尔大学(英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遗传性疾病,称为TULP3相关纤毛病,它会导致儿童和成人的肾和肝功能衰竭。肾脏和肝脏器官衰竭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但患者通常无法得到

未来医学 2022-05-31 18:03 214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克洛斯顿综合征基因解码基因检测

【佳学基因检测】克洛斯顿综合征基因解码基因检测(Clouston syndrome)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克洛斯顿综合征基因检测是采用新型基因测序技术,通过对基因突变的位置与性质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对英文

佳学基因 03月29日 17:58 164 0

“路痴”是一种病吗?背后的原因是……

路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自1970年以来,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白鼠的持续实验,发现其大脑中存在两种“导航细胞”:位于海马体的位置细胞和位于内嗅皮层中的网格细胞。在大脑自带的这个GPS里,网格细胞为我们勾勒了有具体坐标的地图,位置细胞则告诉我们身在哪里。人的大脑也是一样,到达一个新环境后,以上两种

洞健官方 2022-01-07 11:41 177 0

癌症会遗传吗?跟你讲实话:这4种要特别注意!

生活中,我们常能听说看到“一家几口同时患癌”的消息。那么癌症真的会遗传吗?跟你讲实话:会的!事实上,癌症确实存有家族遗传聚集现象。如果你亲人中有人患癌,那么这篇文章你就绝对不能错过!如果亲人患这4种癌,你一定要注意!1. 肝癌父母得了肝癌,子女是一级预防对象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

洞健官方 2021-12-27 20:36 134 0

浙大团队揭示无膜细胞器异常是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关键机制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neuropathies,CMT)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2500。根据致病基因的不同, CMT可分为几十种不同的亚型。就CMT患者总数而言,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

未来医学 02月06日 14:15 123 0

世界血友病日:呵护“玻璃人” 让生命不再“易碎”

摔跤、滑倒、轻微擦伤,甚至走路时的不小心碰撞,都有可能让某一“小众”群体血流不止……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背后,是血友病患者的常态。

遇见健康 04月17日 10:21 115 0

新冠重症风险竟遗传自古人类?「诺二代」开创古基因组学

北京时间10月3日,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Pbo)基于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被授予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未来医学 2022-11-11 14:05 143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17号染色体相关的额颞叶痴呆合并帕金森综合征基因检测

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17号染色体相关的额颞叶痴呆合并帕金森综合征基因检测是通过现代基因测序技术对英文疾病名称为Frontotemporal dementia with parkinsonism-17的神经科疾病进行的分子诊断与致

佳学基因 01月29日 15:30 129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N-乙酰神经氨酸贮积症有哪些症状

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N-乙酰神经氨酸贮积症基因检测项目的检测内容与游离唾液酸贮积症基因检测、NANA贮积病基因检测、芬兰型唾液酸尿症辅助诊断基因检测相似或者是接近。为什么要做N-乙酰神经氨酸贮

佳学基因 03月30日 14:25 80 0

二胎妈妈查出癌症,家中8人患癌,8种癌容易遗传下一代

二胎妈妈查出癌症家中8人患癌!今天,话题#家中8人患癌二胎妈妈也查出癌症#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家族有8人患癌,36岁二胎妈妈也确诊…浙江36岁的罗女士,刚生下二

洞健官方 2022-08-16 08:03 102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焦虑症基因解码基因检测

【佳学基因检测】焦虑症基因解码基因检测(Social anxiety disorder)精神神经系统异常基因检测导读:《焦虑症基因解码基因检测》对于焦虑障碍(AD)遗传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了

佳学基因 05月24日 17:59 131 0

原创 【佳学基因检测】良性阵发性腹膜炎基因检测如何做

免疫力大小基因检测:良性阵发性腹膜炎Benign paroxysmal peritonitis双叫做家族性地中海热 (FMF) (OMIM #249100)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 佳学基因等基因解码机构通过结构功能、GWAS等分

佳学基因 05月25日 10:50 45 0

小脑萎缩会遗传是真的吗?

小脑萎缩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小脑受损,是脑萎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该症对于人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越到后期越严重。有人听朋友说小脑萎缩是可以遗传的,这是真的吗?小脑萎缩会遗传吗?

遇见健康 03月17日 07:46 97 0

Envir Int:孕期的塑料污染物暴露,通过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影响儿童认知功能

双酚A(bisphenolA,BPA)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添加剂,对环境及人体均有不利的影响,例如难降解、可反复进入人体和环境、引起内分泌紊乱、发育不良和心血管疾病等。

未来医学 2022-10-14 14:33 115 0

基因编辑根除高胆固醇,源头解决

你是否知道,高胆固醇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估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胆固醇,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

皮蛋新闻 05月06日 16:17 56 0

《自然》子刊综述:去年超60%获批新药有人类遗传学证据支持

文章开头提到,在2021年,美国FDA旗下的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一共批准了50款创新药。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的总结中曾指出,从历史数据上看,这一数字雄踞近二十年的第三位。事实上,这也延续了2017年以

未来医学 2022-07-12 08:21 106 0

换一换

+活动 查看更多

- 分享 -
分享到微信
- 评论 -
0